電競是什麼?
電競是電子競技的簡稱。自古以來,有趣的項目總會有競技,這是一種天性。電玩遊戲自然也不例外。我們這裡不會去討論電競的歷史,而是試圖定義名詞。 如果你走到光華商場,會發現有一些電子設備產品掛著「電競」兩個字。電競鍵盤、電競耳機、電競螢幕。彷彿鍵盤上閃爍的七彩光能讓你的技巧更加精進,或者讓你很輕鬆地打敗對手。但我想我們都知道事實不是如此。七彩的光確實很炫,會讓你心情變好,但終究只是設備,跟電競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如果要舉例的話,就像是專業的運動鞋。運動鞋是設備,但跑步比賽是活動。同樣的道理,電競指的是活動本身,跟選手拿兩百塊的鍵盤,還是一把五千塊的雷蛇沒有關係。我曾經見過拿著兩百塊鍵盤的選手拿到大專盃的星海冠軍。也見過拿著名貴鍵盤卻連初選都過不了的人。
電競一詞,在2020年的今天,用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打電動比賽。任何電玩遊戲只要能比賽都可以是電競。你可以比速度,你可以單純地戰勝對手,也可以比分數的高低,只要有方法能和另外一個人或者另外一群人分出勝負的電玩,比賽,就是電競的本質。我在這裡嘗試為電競提供一個明確的定義:電競,即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在雙方條件客觀的狀況下,使用任何電子裝置來互相競爭的活動。並且競爭是和平的,不會造成另一方身體直接的傷害。 之所以這樣定義,是因為如果客觀條件上不相等,就會違反公平的原則。比方說兩隊的其中一隊人數比較多,或者使用的帳號人物等級比較高等等。至於限定是和平活動的理由,是因為我假定了兩國士兵坐在飛彈發射室裡面按著按鈕互相轟炸,這雖然也符合兩群人利用電子裝置互相競爭,並且最終也有可能有勝負,但這樣的範疇已經超出了電競,而是戰爭了。
電競比賽既然是電子競技,而一個選手座位身旁的空位既然有限,要讓其他人看清楚比賽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就會需要轉播。所以電競比賽時常伴隨著轉播,一般人對電競的認識也通常都是從轉播而來,時常有人認為轉播是必要的。實際上,賽事才是唯一的要素。唯一一個轉播比賽事本身重要的時刻,只有在那場比賽是表演性質的時候。
賽事與轉播
賽事雖然重要,但卻不會是整個活動花最多資源的地方。而轉播則恰恰相反,一個電競賽事的轉播需要大量的人力、時間、金錢與設計,規劃與技術。因此電競組織很容易把大量的資源灌注在轉播上,其次是宣傳活動,最後才是賽事,雖然實際上,這三個要素其實都是電競比賽的環節,如果一場電競比賽有這些要素,那麼這些要素應該要受到同樣的重視。宣傳的費用是否有花在刀口上?比賽的流程是否順暢?是否公平?轉播是否有技術上的困難?一個好的電競活動,不出錯,不走鐘,就是最高的指導原則。
一切都是流程
無論是賽事或者轉播還是宣傳,都可以說是一齣戲,每個人在指定的時間,地點,做被指定好要做的事情。所以一個好的賽事,需要所有的幕後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的模擬與排練。由專案經理或現場監督來訂好時間,人力以及必要的資源。整個流程犯的錯越少,代表你跟你的團隊越專業。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執行者的經驗與事前的準備。但以我的經驗是,大部分的電競比賽都會出錯。大錯或者小錯而已。
電競既複雜又簡單
要舉辦一個電競賽事不難。你只要有電子裝置,有兩個人以上就可以比賽,即便是用怪獸對打機,進行著用運氣決定勝負的遊戲,也可以算是電競。但如果要讓電競產生商業價值,就逼不得已必須要有公開的儀式。會需要裁判,轉播,以及額外的宣傳。當規模擴大,舉辦電競活動就不容易,如果是沒有經驗的舉辦者。建議可以從簡單的小比賽開始嘗試,累積經驗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