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賽制是決定比賽場數,進而影響賽事成本,賽制會決定在所有的參加隊伍中任意兩隊是否有可能會互相對上的關鍵。身為主辦方與競賽方,你最希望的就是能在場次與公平性,以及比賽精采度之間取得一個平衡。賽制也會決定你需要開放多少隊伍來報名賽事。

在這裡我們定義一些名詞:

分:代表選手在遊戲中獲得的分數。獲得分數不會立即讓選手獲得一局遊戲勝利,而是讓選手在贏得一局這個目的上更加有利。分數可以有很多種,端看是什麼遊戲決定。

局:一局結束代表選手暫時結束了需要操作遊戲的狀態,選手是否贏得一局,由遊戲機制或者裁判來判定。

場:一場比賽結束,代表選手已經到可以更換對手的階段,也就是勝利或者晉級,或者失去資格的階段。

晉級: 在進行比賽後,隊伍有繼續參加下一次比賽的資格,即為晉級。 淘汰:在進行比賽後,隊伍失去了繼續參加比賽的資格,即為淘汰。

淘汰與晉級隊伍是同時產生的。有晉級必有淘汰。

有時候,一局比賽就代表了一場比賽,即為單場決勝負。有時,選手需要優先獲得幾局才能贏得一場比賽。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三戰兩勝,或者五戰三勝制。更專業一點的術語是BO1,BO3等等,BO是Best Of的縮寫 。 為了避免平手的狀況,最高場數必定是奇數。 無論是局或者分,因為參與的就只有兩支隊伍,所以狀況會稍微單純些。

當我們拉高層次來討論「場」的制度時,狀況就會比較複雜,因為大部分的遊戲種類都是分為兩支隊伍比賽,所以就會有以下的幾本種基本的賽事型態:

  1. 單淘汰賽
  2. 雙淘汰賽
  3. 冒泡賽
  4. 循環賽
  5. 積分賽

當然,並非所有的遊戲都是這些賽制。有些比賽根據遊戲的內容可能會比較特殊,比如生存賽(比如說決地求生PUBG),或者征服制(比如說爐石戰記)。不過即便是這些特殊的賽制,多半還是會搭配上述幾種賽事型態來比賽。

這幾種型態已經涵蓋了世界上大部分電競賽的型態(甚至是一般的運動比賽也是)。很多有其他特殊名詞的比賽其實只是不同基本賽制的排列組合而已。比如說世界盃足球賽的小組賽,就是循環賽的意思。

和線上以及線下賽一樣,同一個電競賽活動可以用不同的賽制混搭,進而取得成本與公平性的平衡。

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講解各個賽制的內容。

單淘汰賽

這是最多人使用,賽事場次最少,公平性也最差的賽制。

所有的隊伍之中,全部分為二隊一組進行一場比賽。勝利者留下(晉級),敗者失去資格(淘汰)。接著剩下的隊伍再度與另外一個勝出的隊伍進行比賽,敗者淘汰,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直到剩下第一名,或者賽事進入下一個階段為止。 單淘汰賽的隊伍只要輸一場就會被淘汰,故名單淘汰賽。 假設隊伍數量為偶數,則選擇一支隊伍直接作為直接晉級的隊伍,這支隊伍通常被稱為「種子」。

這個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速地淘汰掉隊伍,以減少比賽的場次。 如果要平均的分配賽程,則主辦單位最好開放二的次方數的比賽隊伍名額。比方說2、4、8、16、32、64、128。如此一來,在每一輪的淘汰數,都可以剛好是二的倍數。

分組的方式有很多種,有隨機分配、也有依照實力分配。一般來說會把主辦單位認為最有機會奪取冠軍的隊伍分配到主辦單位主觀認為實力最弱的隊伍,或者直接讓最有機會勝利的隊伍作為種子隊伍。

單淘汰賽的不公平性以及爭議是顯而易見的。假設採取了抽籤的方式,那麼單淘汰賽有機會讓兩支實力很強的隊伍放在一起,降低比賽可看性。對這兩支隊伍來說也不公平。如果是主觀依照實力分配,那麼除非有很客觀的評斷標準(比如說遊戲積分),否則有時也會很難讓人信服。因此,最理想的狀況就是,你的比賽就只有冠軍有獎勵,那麼無論怎麼分配隊伍,最強的隊伍都能得到冠軍。

雙淘汰賽

和單淘汰賽類似的賽制,但雙淘汰賽的隊伍有輸一次的機會。一開始所有的隊伍都依照單淘汰賽的賽程來安排,這個賽程我們稱呼為主要賽程。一樣,勝利的隊伍晉級,輸的隊伍則被安排進另一個單淘汰賽的賽程表中。這些已經輸過的隊伍所參加的賽程,被稱為敗部復活賽。 敗部復活賽的隊伍在每一輪晉級後,都必須要等到主要賽程的隊伍落敗,並且被安排到敗部復活賽中才能參加比賽。如果直接敘述,可能會有點難以說明,所以以下使用例子進行講解。 假設參加的隊伍16支,那麼首先,先安排一輪單淘汰賽。假設1和2打,3和4打,以此類推,1、3、5、7、9、11、13、15等隊伍都勝出了,那麼2、4、6、8、10、12、14、16等隊伍就會被安排進敗部復活賽。接著,敗部復活賽和主要賽程再各自進行一輪的單淘汰賽。主要賽程和敗部復活的隊伍就會剩下四隊,但主要賽程輸掉的隊伍,因為只有輸過一次,所以又必須要安排進這一輪輸掉的隊伍進敗部復活賽,因此敗部復活仍然還剩下8隊。這8隊再進行一次單淘汰,才會剩下四隊。所以在前一輪晉級的敗部復活隊伍,必須要等到主要賽程確定是那些隊伍輸掉了,才能進行下一輪。

接著,主要賽程再打一輪剩下兩隊,敗部復活再打一輪剩下兩隊,敗部復活接收了主要賽程淘汰下來的隊伍,剩下四隊,再打一輪剩下兩隊。

接著,主要賽程打一輪,剩下一隊、敗部復活再打一輪剩下一隊,敗部復活接收了主要賽程淘汰下來的隊伍,所以又變成兩隊,再打一輪剩下一隊。 最後,敗部復活的冠軍與主要賽程的冠軍再打一場。 這裡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那就是因為這是雙淘汰賽,所以主要賽程的隊伍仍然有輸一次的機會,假設主要賽程的冠軍隊伍輸掉了,那麼他還能再打一次敗部的冠軍隊伍。但如果敗部的冠軍隊伍輸了,那就是確定淘汰了。這個規則相當重要,是很多舉辦比賽的主辦單位在使用雙淘汰賽時常犯的錯,看到隊伍只剩下兩隊,就讓他們只打一場決勝負。這樣子就違反公平性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競 廢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工程師黑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